尼苏小说网

海量免费小说在线阅读分享平台

蜀汉北伐的头号强敌之一,郭淮如何成为曹魏的御蜀屏障?

“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为己任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凭借一己之力先后与曹魏名将曹真、张郃、司马懿、郭淮等人交手。在与诸葛亮交战中,郭淮不只一次参与其中,更凭借自己羌胡之间的声望坐镇与蜀汉接壤的雍州,数次力挫蜀汉的北伐大计,“方策精详,垂问秦、雍”。能够在人才济济的曹魏中脱颖而出,郭淮如何成为一步步成为边疆都督,为魏帝镇守屏障呢?

一、名门之后,名将之姿

太原郭氏发迹很早,鼎鼎有名的人物多得璀璨若星,到了东汉时期更是成为望族,其中以晋阳、阳曲二支最为显达。郭淮正是出自阳曲这一支,族曾祖父郭遵,任兖州刺史、守光禄大夫,东汉“八儁”之一;祖父郭全,任大司农;父亲郭缊,官至雁门太守,俱为官至二千石的高官。郭淮、郭配、郭镇、郭亮及后裔数世俱出仕魏晋南北朝,逐步将家族推向顶峰。家族的发展暂时不提,此时的郭淮还没有找准自己的道路,只是被举孝廉后担任地方官职,静静等待朝廷新的任命。

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在此期间他发现并提拔了郭淮到自己的身边,召为门下贼曹。后来郭淮任丞相兵曹议令史,开始跟着曹操做事,开启了自己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建安二十年(215)郭淮跟从曹操攻打汉中,因为关中大变,郭淮被任命为夏侯渊的司马。定军山一役,征西将军夏侯渊及益州刺史赵颙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曹军大败。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只得收敛散卒,通过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来稳定军心,得以拒蜀军于阳平。

二、助力魏帝,威震边疆

随着颍川士人集团在曹魏的没落,以司马氏为首的并州士人集团占据曹魏顶层,尤其是曹丕在即魏王位和称帝后,郭淮先是被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后擢升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有趣的是,无论是在汉中还是在朝堂的转危为安,都与郭淮的“病”有关。汉中之战中,夏侯渊率领着名将张郃、徐晃等与刘备战得火热,郭淮却病倒了,“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然而当夏侯渊战死、张郃新败时,郭淮却能拖着病躯尽力维持局面。在曹丕称帝后,原本百官都要进京祝贺,郭淮则又一次病倒了,“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曹丕可没有给这位老部下面子,用大禹召会诸侯并杀了迟到的防风氏来吓唬郭淮,郭淮则将曹丕比作唐虞,“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保住了自己的命,也得到了曹丕的重用。

曹丕继续重用司马懿等助力自己登基的嫡系,郭淮有幸被算在其中,但当郭淮风光无限回到家中的时候,他才发现曹丕的任命有多“坑”。坐镇曹魏北境的郭淮不仅要时刻提防蜀汉的入侵,还得面临羌、胡的处理问题。深知胡羌习性的郭淮选择只诛首恶,接纳那些被迫造反的普通人。在平定了辖区内羌帅的反叛后,郭淮的声望大涨,又因为他清晰知道来降的羌、胡人的情况和他们家人的现状,“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戍边数十年,郭淮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羌、胡、氐等世居此地的少数民族打交道,这也为他能阻拦蜀汉北伐提供重要的助力。

三、力战诸葛,锐气受挫

太和二年(228),曹魏正值新丧,魏明帝曹叡根基未稳,于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以赵云为疑兵,摆出要进攻关中的架势,自己则亲率主力进军祁山,其五次北伐的最终目的都是陇右。由于魏国大军都在关中,毫无准备的陇右五郡中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直接投降。此时关中都督曹真被赵云吸引,郭淮被堵在上邽难以指挥雍州兵马,只要诸葛亮攻下陇西、广魏二郡,就有了新的作战前线和回旋余地。本来形势对诸葛亮来说一片大好,结果马谡失去街亭,蜀汉功亏一篑。后来郭淮又击败了在枹罕作乱的羌人,加建威将军。

蜀汉第一次的北伐暴露了自己的军事意图,让曹魏意识到了陇右的重要性,魏将郝昭奉命加固陈仓,并在此打退了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太和三年(229),诸葛亮第三次攻魏,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郭淮进军到二郡之前的建威时同“围点打援”的诸葛亮相遇,没有硬碰硬的想法,郭淮转身就走了,蜀汉顺利占领二郡。由于数次被蜀汉先声夺人,魏明帝曹叡也来了脾气,决定征伐蜀汉。太和四年(230)曹叡同样大司马曹真的建议,命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率魏军分三路伐蜀。曹真、司马懿的大军因大雨退还,郭淮则在阳溪遇到魏延,被其击败而留下污点。

四、魏蜀再战,北伐梦碎

诸葛亮的目标一直都是陇右,司马懿心知肚明,“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司马懿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双方展开大战。由于错误估计了诸葛亮和蜀汉精锐的位置,导致郭淮面对的是处于兵力优势的诸葛亮,战败是必然的结果,还让诸葛亮摧毁了上邽部分未麦田。诸葛亮的出其不意让一向兵贵神速的司马懿也乱了阵脚,在双方都缺粮,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比自己更缺的时候,郭淮靠着在羌人中的威望成功解军粮之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证明了自己依然有能力将魏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司马懿则看穿了蜀汉需要至少屯粮三年才能再次组织进攻,郭淮则因为引来了军粮支持大战转任扬武将军。

和诸葛亮交手数次后,郭淮算是把住了他的脉,在诸葛亮引兵五丈原后,包括司马懿在内的魏国诸将都松了一口气,唯有郭淮看到了被众人忽视的地方——北原,“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由于事先做了准备,郭淮打退了诸葛亮的进攻,向西围而去,郭淮再次看穿诸葛亮是假攻西围,真打阳遂,又一次击退蜀军。由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第五次北伐以失败告终,郭淮大放光彩。抗住了诸葛亮的压力,接下来就是姜维和郭淮的对手戏了。正始元年(240),魏帝曹芳新立,姜维效仿诸葛亮出兵陇右,被郭淮逼退。正始八年(247),羌、胡叛变,且南招蜀兵为援,姜维再度出兵陇右,郭淮、夏侯霸与之战于洮西,郭淮识破姜维的行军路线,将他逼退后大胜反叛的叛羌。

得知姜维熟悉陇西,还能说服羌人叛乱,但郭淮却认为此人不如诸葛亮那般用兵诡诈莫测,是个好对付的敌人,事实证明了郭淮确实如“觉醒”了一般击碎了姜维和蜀汉的北伐梦。嘉平元年(249),姜维持节督军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城,欲诱羌胡进攻各郡。郭淮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雍州刺史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逼迫姜维回防,郭淮则率军进逼洮水,以切断蜀军退路。姜维不得已退走,驻守曲城的牙门将句安、李歆投降。后来郭淮因功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一如既往。

可以说郭淮并不是常胜不败的将军,甚至还因为自己的失败成就了魏延的名声。而郭淮之所以位于曹魏名将之列,并不在于他拿不出手的战绩,而是在于他能及时从失败中反思,并于危难时挑起大梁。或许郭淮清楚自己不是并不是能征善战的猛将,于是把自己的“技能点”全加在了谋略和内政上,以至于他得以征战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使诸葛亮、姜维北伐梦碎,“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