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出生的时候只有1公斤!相当于3瓶矿泉水重!
这个可怜的小宝宝还患了天性食管闭锁,这意味着他的食管变成了“死胡同”,不开通,可能危及性命。
医生想给强强做手术。可他真的太小了,这对医生和强强来说都是一次“大冒险”。
结果,在十多天后,强强不仅手术成功了,现在还长到了1.6公斤。
谁知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Plus君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冒险为强强做胸腔镜手术的故事。
强强,也成为了目前国内文献中可以查阅到的全国首例接受先天性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的最低体重儿。
袖珍宝宝要“挨刀”才能保命,医生犯难了!
1公斤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三瓶矿泉水。
而1公斤是强强出生时的体重。看,他只有巴掌大。
因为肺发育不良,他呼吸得非常困难。
6月下旬,出生7天的强强因为“气促、无法置入胃管”,被怀疑得了“先天性食管闭锁”,转到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
专家们会诊后明确了强强的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这是什么概念?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肖尚杰说,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新生儿严重先天畸形之一,发病率为1/2500-1/4000。
对这样的患儿,传统的方法是做开胸手术。不过,这些年胸腔镜微创手术逐步应用于该病的矫治。
大家都知道,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效果良好。但是,对强强,医生却犯难了。
因为强强是名副其实的“袖珍宝宝”,超低体重儿。而且他的肺发育很差,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手术。再说了,他的胸腔空间很小、食道腔小壁薄,腔镜操作难度大。
在这里,Plus君想给大家科普一下超低体重儿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正常体重为2.5公斤以上,平均体重为3公斤,2.5公斤以下为低体重儿,1.5公斤以下为极低体重儿,1公斤以下为超低体重儿。
术后18天,他可以自己喝奶啦
怎么办?深思熟虑后,医生们决定为强强搏一搏——为强强实施微创手术。
然而,难题一个接着一个。手术麻醉怎么办?呼吸支持怎么办?
这个挑战摆在了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黄伟坚面前。
他是这么考虑的:手术需要经右侧胸腔。如果在术中将气管插管置入主气管,强强的双肺都会随着呼吸膨胀,会影响手术操作。如果把气管插管置入左支气管,那么右边的肺部就可萎陷不会膨胀,也可以增加胸腔空间,有利于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但是,强强的气管很狭小,要通过盲插将气管插管准确置入左支气管,难度很大。
黄伟坚又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外都没有如此低体重早产儿实施手术单肺通气的案例报道。
“但是,为了宝宝,我们愿意尝试。”黄伟坚很坚定。
一切准备就绪。6月26日,强强接受了手术。非常幸运,不到两个小时,手术成功了。术后,强强在医生的帮助下,扛过了感染、凝血功能差、低蛋白血症等大考验,慢慢好起来。
手术后15天,他成功撤掉呼吸机;18天,他可以自己喝奶啦。
如今的强强体重已经增加到1.6公斤,总体恢复良好。
【知多D】
为啥会先天性食管闭锁? 高龄产妇生出的宝宝容易“中招”
强强为什么会“中招”?肖尚杰说,先天性食管闭锁在新生儿期并不罕见,引起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原因尚不明确,但高龄产妇生出这样的孩子的风险较高 。
食管闭锁的治疗在过去20年有很大进步,总体生存率达90%以上。但食管闭锁的治疗仍面临许多问题。比如,低体重早产儿、合并复杂畸形及长段型食管闭锁仍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实,在发达国家,半数以上的专科医生已开始使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闭锁。我国有新生儿外科专科的妇幼保健机构及儿童医院近年来也陆续开展胸腔镜手术。
大部分学者认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长段型食管闭锁以及全身一般状况差的患儿不应选择胸腔镜手术。
而这些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屡次刷新先天性食管闭锁早产儿胸腔镜手术最低体重手术纪录,已为10例低体重早产儿施行了先天性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
肖尚杰说:“在多科协作、综合救治的支持下,低体重早产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胸腔镜手术是可行的。”这也标志着广东省妇幼保建院在超低体重早产儿先天畸形的腔镜手术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
【记者】曹斯 李秀婷
【摄影】张梓望
【通讯员】刘元铃 朱颖贤
【校对】杨远云
【作者】 曹斯;李秀婷;张梓望
【来源】 南方号~医疗~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