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所小学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人议论纷纷的事。一位老师因为管教学生,结果被家长投诉,之后变得“佛系”教学,结果全班同学的成绩都大幅下滑,到了年底直接成了年级倒数第一。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有个学生在玩手机,就用竹尺轻轻敲了敲他的手心,想提醒他认真听课。没想到,这个学生的家长得知后,竟然连续37天不停地向学校和教育部门投诉。家长的态度很坚决:“谁都不能动我孩子一根手指头!”教育局接到投诉后,马上展开调查,但查来查去也没发现老师有不当行为。学校也调取了监控录像,证明老师的惩戒方式是恰当的、适度的。可即便如此,这位家长还是不依不饶,非要老师给个说法。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感到很无奈。为了不再惹麻烦,他只好选择“佛系”教学:上课就照着课本念,不拓展也不提问;取消了所有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轻松自在;还停止了和家长在群里的沟通,生怕又惹来什么投诉。结果,全班同学的成绩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从原来的中上游水平直接跌到了谷底。
这件事让大家都陷入了深思:教育惩戒的尺度到底该怎么把握呢?其实,老师管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方式一定要得当。用竹尺轻敲手心这样的惩戒方式,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算过分,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孩子好。可为什么家长却如此反对呢?
或许,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教育惩戒。它不是体罚,更不是暴力,而是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采取的一种必要手段。当然,惩戒的方式和力度都需要严格把控,不能超出合理的范围。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老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毕竟,孩子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